2021年6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團隊和李家明院士合作,實驗上首次基于室溫原子系綜實現了獨立量子存儲節點之間的預報量子糾纏建立,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光學權威期刊《Optica》上。
量子糾纏是一種極為脆弱且容易退相干的資源,這就使得在室溫量子節點之間構建預報糾纏這一任務變得看似極為不可行,但在獨立的量子節點之間建立預報量子糾纏連接是構建量子網絡的前提。為此,團隊基于國際上公認的構建量子中繼切實可行的DLCZ方案,同時結合遠失諧機制,為在室溫原子系綜中觀察到超高的量子關聯奠定了方案基礎。其次,團隊設計巧妙的方案來完成從龐大的噪音背景中提取信號的任務,分別是針對正交偏振干涉儀的鎖相設計和控溫精度極高的濾波腔設計,它們為成功實現室溫原子系綜的預報糾纏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诜€定的相位鎖定和強大的濾波能力,研究團隊觀察到了高干涉對比度的量子干涉曲線,并成功地重構出兩獨立室溫原子系綜之間預報糾纏的密度矩陣,充分驗證了這種糾纏的存在。
信息來源:
https://news.sjtu.edu.cn/jdzh/20210719/155729.html